上人和這小路的緣份開始於建蓋花蓮慈濟醫院之初,那是每天要來回精舍與醫院的道路,而 上人一走就這樣走了將近四十年,不是黃昏回程,就是一大清早出發到醫院,幾乎每天都在走這條路,就連現在 上人還是很喜歡走這條路,因為周圍的風景確實很美。
「冬天,看到稻子收割了,留下稻梗,還有休耕的稻田。春天一到,可以看到農夫開始犁田。牛犁田時,那一種安詳的境界,無形中就讓人自然生起感恩心來。看到農夫拿著犁在翻土,前面有牛在拖。每一次從那裡經過時,從內心就會感覺到那一分天地之間的靈氣,會想到有生命的人與牛,在那裡耕耘土地。過了幾天,土翻好了,放水之後,開始整平,再過一兩天,就看到秧苗已經插下去了;土地經過一番耕耘以後,加上排列整齊的秧苗,就開始看到土地的生機。
土地上的生機勃勃,就感覺到大地萬物不都是充滿靈氣嗎?能夠看到這種靈氣生機,真的是很感恩。不只是感恩農夫的耕耘,更要感恩那條牛拉著犁,感恩這片大地。有土地、有水,還有陽光、雨水等等,很多因緣和合的種子,所以生生不息。那時候我常走這條路,心裡總是充滿感恩。」上人所見而生的天地與人的關係是如此的和諧。
上人還提到,「一直到最近這幾年來,聽到的已變成耕耘機的聲音。感覺世間在變,生活方式也在變,那分祥和的氣氛,慢慢地淡化,天地萬物的靈氣也漸漸被人遺忘了。但是我還是喜歡走這條路,不論是人與牛耕耘,或是機器耕耘,總是比走大馬路更寧靜。」
或許緣於這樣的心情,上人雖住花蓮,卻幾十年沒有踏進過花蓮市區,由此可見,上人對這條小路的深厚感情,實在不可言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