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釋證嚴
繪∕設計者:陳俊良、葉耀宏
語言:繁體中文
出版社: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 2017 年 03 月
裝訂方式:精裝
Hyread電子書:https://reurl.cc/j1DVR2
作者介紹:
證嚴上人
一九三七年生於臺灣臺中清水,皈依印順導師,以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六個字,為終身立志奉行的信念核心,倡導「佛法生活化,菩薩人間化」。
一九六六年創辦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,在「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」精神貫徹下,開展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。
上人講經依文釋義,又超越經文,皆事理相融、以淺喻深、暢佛本懷。
事相應時空而轉變,是一部臺灣社會的縮影、一部世界苦難的歷史、一部地涌菩薩的見證;理相則跨時空殊無二致,乃一以貫之的菩薩道。
上人所傳的佛法,不著眼於深刻佛學理論的著述,而是簡約質樸地在生活中力行佛陀的教導,是人間真能實踐的法門,使人身心安頓、自在清涼。
內容簡介:
上人對傳統文化中的「孝」非常重視,一句「行善、行孝不能等」,把慈悲喜捨與倫理道德等齊結合,不只慈濟人奉為圭臬,更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方向。
行善必定要從「孝」做起,行孝是做人本分,亦是百善之先、淨因之要。
「自愛是報恩、付出是感恩」,身體是父母所給,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。
若能懂得自愛,把身心照顧好,不要讓父母擔心,就是報恩;用身體去付出、造福眾生,就是感恩──感謝父母恩,也感謝天下眾生恩。
「孝道」的真締,是延續父母給的身體,發揮最大的生命良能,利益人群、泛愛眾生,大孝天下,行菩薩道。
一九八九年,上人有感於父慈子孝的家庭倫理道德日漸薄弱,因而講述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,本次編纂以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○年,上人講述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內容,依原音逐字,去重複、使通順,以不失 上人語意、語感為準則,編纂成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