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介紹:
編著:張晶玫、陳秀雲、胡瑞珠、胡青青、張瑛芬、蔡芬蘭、傅玉女
內容簡介:
「水深火熱」是近年來地球氣候的寫照,破紀錄的高溫熱浪、乾旱,一年比一年更嚴重的豪雨洪水,與森林大火肆虐及土地的沙漠化、海平面上升、超強颱風、颶風的生成……都表示地球的氣候正在改變,並朝極端氣候發展。
從極端氣候所衍生出的災難,是一視同仁的,不分南、北半球、哪個洲及國界。二○○九年八月的莫拉克颱風對臺灣所造成的損失規模,超過五十年前的「八七水災」,並且產生臺灣史上的第一批「氣候難民」。
災難之初,慈濟以急難救助為重點,勘災、膚慰、發放、清掃、義診展開「五合一賑災」。慈濟人力挽狂瀾,投入大量的資源與人力,協助緊急救濟的工作,災後僅僅八天,就動員了十五萬餘人次,涉水送熱食,揮汗助清掃,寸寸心情,分分溫馨。
當傷者、罹難者的消息不斷傳出後,慈濟人趕赴醫院關懷傷者,陪伴家屬為往生的親人助念,也協助檢察官安撫家屬認屍、驗屍、DNA採樣等工作。在災區、在臨時安置中心,靜思精舍的師父握著因哭泣、害怕而顫抖的手,輕輕地掛上佛珠……那是愛的力量,無需任何言語。
六所慈濟醫院的醫護人員主動排班,一輪又一輪地走進災區義診,當災區傳出疫情時,醫護人員身上掛滿慈濟醫院連夜趕製的「家庭醫藥包」,一戶戶分送、衛教,雙腳經常深陷泥淖而狼狽不堪,但仍勇猛前進防範疫情的擴大。
全球五十二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同步為臺灣募心、募款並祈福。愛,漂洋過海而來…
此書編寫於二○一九年,距離莫拉克風災已屆滿十年。回首那一年,紮紮實實踏過的步步足跡,依然鮮明;彼此擁抱理解所落下的淚水溫度,依然熨貼心房;志工與災民在泥濘中互道感恩的良善光輝,依然閃閃發亮。本書希望透過那一年莫拉克災難的回顧,提醒大家莫忘「善」與「愛」是天地間最寶貴的力量。
註:「氣候難民」一詞,二○○二年正式出現在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因應小組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,IPCC)的報告中,「氣候難民」是因為氣候災害導致原有環境不適合居住,居民被迫離開原居住地的人。